Skip to content
On this page

年记 2022

按道理来说,我应该在去年的12月31号就已经完成了这篇年记的编写,并且把视频录制了,这也对得起今年事今年毕。但是非常不巧,我在平安夜那天感染了新冠病毒,然后躺了一段时间,回家后又到处周游,刷刷短视频,慢慢悠悠写完了这篇年记,然后计划除夕发布在这里。时间很短,回忆很长,欢迎来到白桐的2022年记。

那先回顾下上一年吧。其实我的2022从一开始就开始不顺了。疫情打乱了我考完试后的所有计划,当时想着再留学校一会儿,考完试之后去市区物色下到时实习住的地方。结果深圳不知道从哪里出现了一例阳性,然后隔一天一次核酸检测。当时还是挺迷茫的,问了家里人和身边朋友的意见之后,决定还是考完试第二天回家,快进到寒假。

年初想寻找一些更好的实习机会,但遗憾的是当时自己的能力不够高,都没有把握住。腾讯的测试实习生面试里自己的发挥并不算太好,有些比较基础的知识回答得有些乱,而且insta的面试也因为在测试方面没有任何准备,于是被pass掉了。

今年春节还是比较匆忙的,以往都是过完元宵之后再进入下一个学期,但是今年想快一点去实习,于是大年初八就拎着行李箱显示器狼狈地踏上了长达4个月的实习生涯。第一次实习找地方住,不知道怎么选,匆忙地选择了在城中村里头的酒店式公寓。20平方就要1800+200管理费+120左右的水电。我的实习工资是4000,好就好在能包三餐,只能说交完房租后能不超就算成功。

我实习住的地方

上半年去了国企实习,感觉自己没干啥事,但又觉得干了很多。说实话那个时候的实习并不是那么完美,或者说所有的实习生涯里,生活和工作经历总得做些取舍。我选择侧重在生活,上班使劲摸鱼,下班疯狂浪。好在我的实习公司并没有太多非常困难的工作,就是出差跑图,搜集图片,回到单位后处理这些图片,最后和实习导师一起写报告。

上班跑图 是这样的

然后实习不到一个月就悟出了上班的真谛,特别感谢舍友提供的表情包。

实习上班的意义

实习之前就想着隔一周回一趟学校,顺便交换下物资,结果二月中学校就不让回了,上了两个多月的网课。所幸我们这个学期实习,经历过2020年的3个月网课,真不想再上这么久了。当时想着隔一周回一趟,从学校带些东西,省点钱。可直到实习结束之后,我数了一下,只回了三次。

实习的时候规划着三月去贵州看樱花,于是整个二月份一直在看机票酒店租车。二月末的深圳的疫情非常严重,导致三月我就开始了长达近一周的居家办公。行程卡上的星星一直没有办法去掉,并且当时深圳还封闭管理了一周,怕到时执意出深圳一落地立马被抓去隔离,于是取消了这次行程,这应该是我2022年的其中一个非常大的遗憾。今年疫情不像去年那样那么紧张了,看看能不能实现,再疯狂一把。

当时也发生一件挺搞笑的事儿,公寓里有个人听说要封闭式管理,打算连夜离开深圳,然后他就坐飞机去了上海。这周在群里炫了隔离酒店的饭盒,结果从4月开始到我离开公寓,他就像失踪了一样,没有发过一条消息。

也只能说得亏三月的居家办公,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感受其他人的生活。有些人住在这里省吃俭用向外打拼,也有些人在这里住着爸妈买下的房子体验生活,懊悔她爸妈为啥不买对面6万一平方的小区。

那一周认识了两个很好看的姐姐,借用了她们的厨房,煤气灶给了我很大发挥空间,烧了很多之前没做过的菜(在月度报告里发了一些照片,这里就不再发了)。因此那几天的生活变得无忧无虑,就像是放了七天小长假。上级没有发新的工作任务,于是早上去小区里各个超市买菜,中午烧菜,下午躺平看书打游戏,晚上烧菜,然后下楼散步做核酸检测,11点睡觉。

茄皇+肥牛煮到收汁 确实很得劲

那么这个将近三周的居家办公是怎么结束的呢?3月22号早上我正在写周记,领导打电话告诉我他同事封了俩星期现在还没有回来,打算让我结束居家办公回去救火,顺便帮我申请了线下办公,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下午过去了。

我们部门的工作节奏相对于正式员工来说会悠闲一点,由于这份实习工作和我的专业并不是太匹配,尤其是到实习末期编写报告的时候没有机会当上主笔。但是在一些项目专用软件下,我的上手效率比他们稍微高一些,发展成他们要向我请教一些比较复杂的操作。这家实习单位应该有实习生数量的招聘指标,然后两层楼容纳了原单位和子单位的员工加上实习生,导致实习生没有正式员工的位置,我们就在临时的工位里头工作。

我的工位

我负责的项目在五月上旬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了,于是我向领导申请提前结束实习。虽然这个决定在大家看来确实不够好,毕竟在公司摸鱼才是真正赚老板的钱嘛对不对。我权衡了很多因素,想着没有转正机会,4个月干完跑路,延长自己的暑假,把更多时间交给自己。

结束实习的前10天,自己并没有出去浪,而是完善了Printles字节青训营项目-简易抖音的一些文档。其实这两个项目都有不同方面的困难,字节的项目是我的组员随着时间变少,但直到项目答辩完成,进度还是可以自我掌控的,不至于兵荒马乱;而Printles是我一直以来运营的项目,打算写一篇正式一些的文档参加微信小程序大赛,在会议中有非常多前瞻性的想法,但是调性不同而被否决了,导致一上会议就开始吵,也总结不出个所以然。其实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这两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值得,让我对团队合作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在接下来的项目生涯的计划里能够更加从容。

回顾我短暂的实习生涯,完成学校实习任务学习专业知识对我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体验快节奏的生活和认识更多的人。离开了这个环境,我终于可以说,我非常满意这段实习经历。虽然没有进入大厂实习有些遗憾,没有提早体验996,但是我获得了更多工作之外的时间,有更多的时间真正体验深圳的公园商场。

嗯走俩小时深圳湾公园

由于只有我们学校规定大三下学期进行实习,而其他学校的同学会选择在大四下学期,所以认识到很多快要毕业的学长学姐。在实习结束之后和另一个单位里的学姐去单位楼下看了年轻人第一场脱口秀。那天晚上我们都笑的不成人样,不仅仅是脱口秀里的演员都很给力,场下气氛都很到位,更有今天周五。而我在此之上,还有实习生涯结束的释然。

实习结束当天晚上看的脱口秀

六月的最后一天,我和单位里认识的一位学姐踏上了前往大理的旅途。对我来说是学期结束的一场远途,而对她来说是大学生涯里最后一次这么疯狂的旅行了。五天前,持续了两个月没有病例的深圳像星星一样蹦出来一例,我们特别害怕深圳什么时候要在行程卡上加一颗星,于是第二天我们就定下来,等学姐的实习结束之后立马坐飞机去云南。当时我们只定了机票、铁路和住宿,其他全部未知。我个人是不喜欢做攻略的,但学姐热衷于做这个,不过最终我们还是没有照着攻略走,走到哪玩到哪,自由的旅行才是最舒服的。

学姐在大理有一个正在实习的同学,一起加入了我们的旅行。如果没有和她们一起出来玩,我可能都不知道大学生涯可以营造得如此浪漫,她们实现过好几次周末出省的极限旅行,周五一下课奔向高铁站,周一上午准时回到教室。她们这些丰富的旅行经历为我下半年的南京寻秋之旅悄悄埋下了种子。

我们在出发之前询问了下老板娘天气,当时她说我们可能要做最坏的准备,就是可能我们在大理的这几天都会下雨。第一天租到车回酒店的时候下了好大的雨,学姐坐在车上有些失落。我安慰说,旅游并不一定是为了这里的自然风光,外边下着的雨,路上遇到的人,身边遇到的事儿,都可能会变成一段有趣的经历,你看我们从租车的那一刻一开始就没有按照你写的攻略走嘛对不对。回忆起那时说的这些感觉有些板,但是能活跃气氛不是吗?

后来在给她们的照片调色的时候,发现确实就和我说的一样。


大理很文艺,而且文艺得好看。很可惜我对这些文艺的玩意儿都不感冒,但是相对于深圳密集的脚步来说,这里的生活节奏出奇的慢,物价也是实打实的低。西南边的落日比我呆过的其他地方确实晚好多,于是我们有更多的白天,逛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

苍山的花好好看

前三天在大理都看不到太阳,抬头就是好多好厚的云,云下的洱海林显得不那么活泼。而在倒数第二天,奇迹发生了。天空变成了青蓝色,而且能看到太阳了。我们当时打趣说,正因为大理实习的学姐,让我们看到了太阳。于是我们又回到了洱海拍照片、打飞石。

她看到照片说 我的青春回来了

最后一天,我和她在长水机场简单地告了个别,我准时回到了广东,而她由于台风改签了航班,继续享受她的毕业旅行。

这一年的暑假比以往平淡了很多。从大理回来的第二天,和准备去美国学飞的啊轩吃一顿送行饭。几天后,我去医院拔完了最后两颗智齿。这次的体验比去年的明显一些,前两天稍微有些肿,过几天就消回去了。但还是逃不掉连喝几天粥,其中有一天晚上出去吃饭,我深刻感受到那种吃饭比别人慢一倍的感觉,别桌换了好几批人,就我还剩最后一点点。

接下来就是参加了字节跳动的新青训营,我选择的是大数据方向。不得不说上手这一领域真的需要一些基础,我的听课体验明显比上一次差好多,一节课有100分钟,我只能听懂前边的四分之一。当然之后的大作业也没有办法做下去,就不了了之了。对我来说这个领域比较难懂,属于课外拓展这一方面了,但这也对我云计算这一方面打下了一些基础。不过这门课也拓宽了我计算机的半径,不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让我变得不再那么自大。

我本来以为暑假已经够清淡了,没想到回到学校之后还要更淡。尤其是学校的疫情防控,比校外的严格很多,以至于我中秋生日的时候没法回家,国庆那周我被迫提前回家。我们学校有生活区和教学区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里头有一条市政道路,从这里跨区域的学生是需要三天三检的核酸检测记录(教职工就不太清楚了),并且如果没有每天做核酸检测,还要被辅导员上压力。学校严进宽出,有好多同学因为没有达到相应的要求被拦在保安和电子哨兵之外,但又不是那么严格,如果没有戴口罩,可以捂着嘴通过电子哨兵。不仅如此,离开深圳需要写申请,还要提前和行政班主任和辅导员打招呼,毕竟他们也看不过来。

在前半个学期,我正在紧张地准备秋招。也许是自己的硬实力确实不够高,空有几个项目经历。当时应该投递了三位数左右的公司,但有一半发了笔试通知,10%发起了面试邀请,最后只收到了3个offer。9月的笔试异常多,甚至一天要参加三场。互联网大厂的选择题一下把我打回原形,编程题倒还好,运气好的话还能全对。

十月中,我收到了秋招第一份offer call,对面是一家新能源国企,薪资稳定包吃住。我当时想都没想就接受了这个offer,确定了下个月的出差行程。

十一月初,我去南京出了趟差,第一次在夏天之外坐了一次飞机,以至于我提前三小时到机场,结果还需要再等一个小时才能办理值机。因为疫情防控,本来我买的南航,但是航空变动了两次,从六点到两点,我赶不上最后一次变动的时间,我就改签了一万年没坐过的东方航空。飞机赶在落日起飞,余晖坍缩成一条线,这是我从未见过的景象。

一线黄昏

对于见惯了绿叶的我来说,南京的深秋是一片深红,到处都有落下的梧桐。我跟上了街上行人脚步,一起感受千年金陵的历史和气候。

我顺便去了一趟钟山,那里充斥了民国的建筑,历史气息扑面而来。最有风格的建筑当属美龄宫,浪漫的气息扑面而来。

南京之眼

本来当时还想去航拍石臼湖,拍一次日落,不巧的是我特意坐上9号线想一睹她的芳容,但正值枯水期,天空之境的幻想破灭了。

枯水期的石臼湖

南京很适合居住,但饮食我就接受不了。果然离开了广东,吃啥味道都好重,我从一开始的到处寻找本地美食,到最后只能找附近的便利店,甚至在坐飞机返程的时候觉得飞机餐还能接受。

顺便升了个舱

这次返程为了蹭一次免费地铁选择了深圳航空,我第一次体验了商务座,只是回来之后又要开始度过清淡的大学生活了。

芝士地铁商务座

在最后一个月里,外面的变化真的很大,几乎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也就在那个月,我也成为了中招的一员。我们考研的舍友在做单管核酸检测的时候感染上了,我在校医院也逃不了命运。本来当时想着租车回家就是为了不坐公交,结果我在回家的前6天感染上了。在出发前的两周,有个学妹找到我说要和我一起回,谁知道周三那天她先回去了,回到了才通知我。最后还是勉强找到了个学姐,嗯开三个小时,送完她后再把车还回去。

感觉我的这一年总是充满无奈,总是被推着走,这也让我认识到变化也是生活的常态。买高铁票的时候总是到了高铁站才看20分钟后的车次,订机票从提前一个月改为了提前3天。但是正是这种充满变数的生活,也给予了我很多机遇,认识更多的人,在今后的项目安排里有更好的掌控能力。